Responsive image
评建动态

始于课堂一隅 心怀天下万千——记省级一流课程“新闻评论”

发布时间:2024-09-20 来源:校报记者团

有这样一门课,将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与家国情怀融于一堂,虽始于课堂一隅却心怀天下万千,这就是“新闻评论”课程。社论、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新闻评论不仅是一种写作体裁,更是一种传播力量,实事求是地评述是非,旗帜鲜明地阐述观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闻学院省级一流课程“新闻评论”的课堂,一起感知社会的脉搏,在观点的碰撞中体会理性思考的意义。

在新闻学院的支持与指导下,课程在全方位、多角度地讲授理论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引领学生思考的价值导向,结合典型案例,使学生在多元化思考的同时能够把握正确的思想方向。作为一门新闻业务类课程,“新闻评论”课堂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评论写作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向媒体投稿,让自己的观点与社会对接,培养理性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传统新兴全覆盖实践理论双联动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新闻评论”课程既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也着力于理论素养的提升和理性思维的培养。课堂的理论讲授让学生们在了解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轨迹和写作传统的基础上,先掌握新闻评论的写作原理和规范,然后鼓励大家大胆表达观点。同学们也在课堂中学习理论,养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与写作习惯。在赏析案例时,师生间实时互动、交流观点,逐渐形成了零距离、多元碰撞的课堂文化。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课程也包括多次课后的写作训练。经过不断地摸索,新闻评论课程也利用多种优质的新媒体平台,将课后作业与媒体对接,通过将作业投稿、参赛以强化对学生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大家通过新闻评论全面地了解世界、深刻地观察世界,最终理性地评价世界。在学生向媒体投稿或是主动承担媒体写作任务时,很多媒体编辑老师也对学生进行多次的指导和帮助,使得课程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让学生获得了双重的指导。



创新理念聚合力产学一体促成果

“新闻评论”课程多年来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模式,近两年形成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在学生中间也获得了不错的评价。“‘新闻评论’课程其实算是OBE理念的一个初步实践和探索,这种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强调成果不仅是学生所了解的内容,还包括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价值观念。课程注重在教学进行当中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写作实践,使理论知识实现有效外化。”授课教师韩晓芳在谈及课程教学理念时讲道。

理念的创新为教学发展注入绵绵动力。以赛促学,校内校外积极联动,这种教改思路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截至2024年9月5日,学院2021级、2022级、2023级学生在红网(优秀作品被优选到红辣椒评论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媒体已发表文字类、漫画、视频类评论作品共计390多件,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和佳作奖各一项,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在红网2023和2024年度“青椒计划”中,5篇文字评论获得月度文字优胜作品,3篇漫画评论获月度漫画优胜作品,1篇视频评论获月度视频优胜作品。

除了“OBE理念”的初步实施之外,“新闻评论”课程还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学科思维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会在课上“渗透式”地让学生明确在评论写作中应当注意的社会责任及职业道德等,为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把好“方向盘”。2022级新闻学专业吕旭阳同学对此有深刻的感受:“写新闻评论带给了我在专业能力方面意想不到的收获,课程从深层次提高了我的写作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我在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的同时,第一次体会到了选题的社会价值,提升了身为一名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在此期间,新闻学院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的学子。2022级新闻学专业的韩羽儿同学在两届“评论之星”比赛中获得亚军和一等奖、团体二等奖,在2022-2023年的“青椒计划”比赛中,三次获得“月度优胜作者”,在2022-2023年的月度“评论之星”选拔赛中三次获得“月度之星”,多次接受红网“星访谈”。她采用长篇漫画评论的形式,用漫画“讲道理”,以“不拘一格”式的创作构想和细腻深入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社会矛盾问题,引人深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漫评风格。同为2022级新闻学专业的王昕越同学也在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中分别获得佳作奖和二等奖,在2023年1月红网“青椒计划”评论比赛中获得文字组“月度优胜作者”,参与红网首届时评“椒”流会并接受红网“星访谈”。谈到自己在评论写作过程中的感受,她说道:“新闻评论写作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过程,而课堂就赋予了我坚定的理论底气和表达勇气。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理论讲解,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写作和投稿经验,这些对我们而言都极具价值。”正是在“新闻评论”课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摸索帮助了她在评论写作的路上不断取得进步。


e4af09fbe73c6dfabc9ad15a574eb81_副本.jpg


“借赛为媒”“写在课前”“写在课后”是“新闻评论”课程突破课时限制进行课前辅导的又一种探索。从2022年10月开始,授课教师就向未开设该课程的大一同学介绍红网的评论比赛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原本大二下学期才接触“新闻评论”课程的学生在大一就开始了预热写作,为大二课程的正式学习奠定基础。新闻学院2023级新闻学专业的邱焕娇同学自大一开始就积极进行评论写作,虽然还没有系统学习相关理论课程,但她已经在红网发表了十三篇文章。这既是她自己写作能力的实践证明,也是“新闻评论”课程“写在课前”教学方式的有力彰显。

“新闻评论”课程的发展离不开学院在课程建设方向和搭建实践平台方面提供的帮助。近年来,新闻学院结合新闻学专业特点指导教师对业务课程进行改革。无论是相关培训还是各种教改理念和案例的学习和分享,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院教师对于课程教学改革迫切性的认知。同时,学院也为专业课程教改效果的持续和增强提供了诸多帮助,如利用新媒体平台为课程设置相关栏目,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了鼓励学生写稿投稿的积极性,在学院奖学金评定制度方面予以支持。

自2022年10月开始,新闻学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新’锐评”栏目,择优转载学生发表在红网等媒体的评论作品。同学们可以借助“‘新’锐评”栏目借鉴其他同学近期发表的作品,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此外,学院还在2023年3月开设了“‘新’访谈”栏目。这一栏目主要刊登人物专访,访谈对象除了从事媒体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优秀媒体评论员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评论写作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在校学生。他们从自身经验出发为学院学子提供实际的学习参考。同时,采访者是学院的本科学生,通过与受访对象交流,同学们可以从中获取到许多写作经验,为自身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新’锐评”和“‘新’访谈”栏目至今已经建立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学院内外收获了诸多好评,助推本科学生创作出更好的新闻作品。



师生合力绘蓝图多维交流促发展

为了让同学们明确自己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多年来,授课教师采取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利用课后时间对每位同学的作品进行一对一点评。这种沟通和点评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到课堂知识讲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每位同学真正的写作困难和心理需求,也鼓励了很多同学突破自己、积极写作投稿。“课程的一对一点评环节解答了很多我在评论写作时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帮助我找到文章存在的问题及写作思路的误区,为我的评论写作提供进步的动力。”2022级新闻学专业的张烁同学讲道。课上讲授与课下互动的结合让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非常紧密的沟通与交流,有效打通了课内课外的教学任务,提高了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通过线下课堂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理论知识与技巧经验、课下与同学们建立“一对一点评作品”机制,“新闻评论”课程在指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和写作自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22级新闻学专业李佳玲同学对此有自己的体悟:“一直以来,我偏爱散文化的写作风格,曾困惑于这种风格是否会影响观点的深刻表达。老师鼓励我‘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就好’,这句话,就像给我打了一剂镇静剂,让我能按自己喜欢的风格来写评论。”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实务课程,为学生提供深入的实践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始终关注学生的感受,课前课后进行调研,日常频繁地沟通,将学生的实践情况纳入课程教学计划范围,为新闻学专业的同学在新闻评论实务学习方面提供最实际和有效的指导。

除了在课上课下为同学们提供切实有益的专业指导,“新闻评论”课程还积极拓展课堂教学方式,邀请媒体评论员以及资深评论员等为同学们提供写作指导,使同学们得以更加接近社会,也为学生们更加接近规范化评论创造了良好而专业的学习交流环境。学院、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合作互动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多个维度的支持,使得教学不再是被桎梏于课本内的“照本宣科”,而是与社会紧密对接的实际锻炼,这对于新闻学专业同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的不断摸索,“新闻评论”课程实现了从学生写作、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的内向型写作向学生写作、线上投稿、课后一对一点评的内外结合型写作的转变,教学模式也由以前的单向输出逐渐转变为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多元互动。课程以人民网、红网、荆楚网等媒体举办的新闻评论专业赛事及“青椒计划”等新媒体新闻评论专栏为依托,课上讲授评论理论和写作方法,课下鼓励学生积极写作、自主投稿。“新闻评论”课程在新闻学院、任课教师、媒体和学生的多方努力下,为学生新闻业务水平的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未来,“新闻评论”课程会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工作,鼓励学生参与多元化的评论写作比赛活动,并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角度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先进性的指导方法,在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和实务能力提高方面摸索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路径。

责编 | 蓝   匀

二审 | 范艳华

三审 | 张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