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评建动态

【山西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巡礼】系列报道(二)

发布时间:2023-06-15 来源:宣传部 教务处 相关单位

物理学专业:面向科技前沿 培养拔尖人才

“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物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32位国家级人才、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发轫于山西大学堂西斋格致科的物理学于1936年正式建系,学校是国内较早开展物理学高等教育的院校之一。在近90年的发展历程中,山西大学物理学专业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悉心育人,在培养具有“厚实数理基础、缜密科学逻辑、敏锐物理直觉拔尖人才”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科研反哺教学  合力培育英才

山西大学物理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建成了一批开展高水平前沿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级平台。1994年,获批物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2年,建成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获批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引智基地。2021年,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专业建设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极端光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为牵引,学院下设物理系、光电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大学物理教学部、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等5个教学科研单位,以及光电研究所、激光光谱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现代通信技术研究所等4个科研单位。注重学科和专业融合,用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经历和创新思维传授给学生,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知识传承与科技创新有序递进。


高水平师资打造高质量课堂

梅贻琦先生曾言:“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建设一流专业需要一流师资队伍。物理学专业拥有中科院院士彭堃墀教授领衔的国家级人才、学术带头人等高水平教师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团队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教学、指导实践,打好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并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任务,发表高水平期刊11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0余项。专业现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让物理学本科生都能享受到多样、创新的本科课程。


因材施教  一体化贯通培养

物理学专业围绕在量子科技方面的研究优势与特色,依托现有的两个国家级基地,建立“物理学拔尖计划班”“国家基地班”“优才计划班”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专业教学—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国际合作—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拔尖计划班旨在培养未来的杰出自然科学家,每年从新入学的一年级理工科新生中选拔25名优秀学生,实施综合考核、动态分流,按照“三制三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模式进行培养。学校专门提供集住宿、学习、生活为一体的独立楼宇,打造浸、养、熏、育的书院环境。

国家基地班以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和专业教育优秀人才为目标,每年招生30至70人,推行“学科、专业、思政”相互融合的育人体系,每年50%的学生可免试推荐研究生。

优才计划班以培养面向科学前沿的优秀科研工作者为目标,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健全拔尖学生培养机制,创立本-硕-博“贯通化”“学术化”“开放化”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公派赴国际知名大学深造机会,为学生早成才提供有效途径。

物理学专业发展至今,先后培养了4位院士,50余位国家级人才,200余位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研究员。近年来,物理学专业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9项,省级项目15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2项,美国专利1项;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00余项。年平均升学率70%以上,主要就读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所。



考古学专业:立足山西资源禀赋 悉育考古文博人才

2016至2018年两年间,我校考古学专业师生参与了兴县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的发掘与整理工作,该遗址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山西大学考古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育,依托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习实训,致力于培养出具有考古发掘与研究、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山大力量。


紧扣山西优势  凝练专业特色

考古学专业创办于1977年,是我国最早成立考古学专业的十三所院校之一。山西大学考古学专业2018年成为山西省优势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山西是文化大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38处,排名全国第一。作为中华文化起源发展的关键区域,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为山西大学考古学专业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考古学专业以“立足山西、辐射全国、扎根田野、服务社会,开展考古学、博物馆学及文化遗产学教学科研工作”为建设目标,形成了北方史前考古、晋文化考古、北朝隋唐考古与艺术、科技考古四大研究团队。专业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在旧石器时代考古到隋唐五代宋元明考古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创建了古建筑测绘等系列特色课程,《田野考古学》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在基础断代考古课程之外,还设立了《考古技术》等多门前沿与应用课程,形成了固基础、重前沿、强应用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确保学生能得到高质量的专业训练。


扎根三晋大地  培养考古专才

考古学专业不断完善本硕博培养体系,2002年获得考古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设立考古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建立合作关系,另聘请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云冈研究院等文博单位专业人员作为兼职导师及任课教师,丰富教师队伍,充实教学力量。

为缓解我省基层文物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加强基层文博机构专业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保持基层文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我校与山西省文物局合作,增设考古学文物全科方向,为我省基层文博单位免费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该方向融合了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四类专业的全科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文、理、工、艺等多学科知识、具备较强业务能力的新型高素质文博人才。聚焦基层文物工作者急需且必备的专业知识需求,侧重培养考古和文物建筑两个方向的全科人才。2022年9月招收第一批文物全科本科生112名。5年600名“文物全科”毕业生将扎根三晋大地,为山西本土文物保护和研究贡献力量。这在我省文物保护史上属于首创,在全国文物系统亦属首例,力求为山西本土文物保护研究工作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提升基层文博机构专业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进一步促进我省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


从课堂到田野  练就过硬本领

从事考古工作,不仅需要扎实广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山西大学考古学专业具有国家文物局团体考古发掘资质,10名教师具有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具有丰富考古经验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带领学生深入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田野考古实践中,将课程讲授、实践指导、经验传授融为一体。2017年,在国家文物局及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院的支持下,学院联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遗址建立了“山西大学吉家庄田野考古教学实践基地”,在全国高校考古实习工地中位列第6。自2019年起,考古学专业已面向国内外连续举办四届“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累计培养学员300余人。工作坊采取讲授与实地测绘相结合的方式,为推动石窟寺研究工作贡献有生力量,吸引了国内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师生参与。考古学专业师生还参与了长江三峡库区、黄河小浪底库区、南水北调工程等项目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以及历次山西文物普查工作,主持了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发掘、山西明代长城资源调查、大同吉家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泥河湾旧石器遗址调查及李汪涧考古发掘、北京新机场南航基地项目考古发掘、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大包墩遗址发掘等项目,通过考古实践积累经验、学习新知。该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本科生作品《云中记号—石窟新文创践行者》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山西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先后进入中科院、社科院、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校继续深造。



环境工程专业:以战略需求为导向 用所学守护绿水青山

煤矸石、煤泥、粉煤灰作为煤炭开采、洗选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曾给山西产煤地和矿区周边居民带来极大困扰。山西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发挥在土壤污染治理、水处理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特色优势,聚焦煤基产业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把变废为宝的论文写在能源企业里,把减碳增绿的科技成果写在三晋大地上,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以地方环境治理为牵引  培育实践型人才

山西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源于1985年的环境保护系,1999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2005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7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紧跟学术前沿,面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山西转型发展实际,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育复合型环境工程人才。

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实践应用需求,相继建立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山西省资源循环创新基地、煤基废弃资源清洁低碳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黄河实验室、大地环境现代产业学院、山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将项目实践作为第二课堂,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深挖学生学术潜力,鼓励学生参与技术转化与应用过程,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掌握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等专业技能。近年来,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程芳琴教授领衔的“煤矸石煤泥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解决了堆存过程淋溶渗漏和自燃导致的污染问题,促进了煤矸石煤泥的清洁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工程素质

环境工程专业聚焦行业发展,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跟踪产业、学科交叉、聚焦工程素质、行业专家入校”的“四位一体”教学新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构建“学校、政府、产业、企业”的协同培养体系,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深化职业规范、工程伦理教育,深化学生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每年有近90%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导师实验室,深度参与科研创新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习实践,通过竞赛、项目等实践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环境工程专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应用能力,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工程能力与管理能力协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互联网+”等各类学生科技活动,获省级奖42人次。近三年来,27名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训练和科研合作,将工程素质培养融入教学内容,修订含有精选工程案例的教学大纲。成立专业教学指导组,邀请行业专家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共建系列实验室与工程中心,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实习实践基地,毕业生受到企业认可。


建设多维学习空间  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环境工程专业以数字化时代新工科人才学习力提升为目标,建构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的学科交叉、综合和智能的课程与实践平台。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环境学概论等10门课程开展“团队式”教学,营造“挑战式”学习氛围,通过“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融合、“硬件+软件”教学方式、“课内+课外”互动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由“要学什么”变为“想学什么”,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激发“朋辈互助”的学习热情。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土壤环境学等精品课与慕课正在建设中。建成14个校内外实验实践平台和基地,多个实验教学中心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实践教学比例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