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9 来源:
李嘎,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从教16年来,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本职工作。对待教学兢兢业业、细致认真,高度重视专业知识的系统传授,教学效果优异。以敬畏之心对待科研,恪守学术道德,坐冷板凳,搞真学问,在历史地理与城市环境史研究领域产生较大学术影响。以真诚热情的态度对待师生、服务社会,得到师生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坚定政治立场 忠诚教育事业
身为一名近20年党龄的高校教师,李嘎始终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职责,分别于2015年、2020年两度被评为山西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本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李嘎于2023年,被学校选派赴京参加中央党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并赴贵州遵义开展为期9天的现场学习。在20余天的时间里,经历了深刻的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毕生难忘,受益终身,更加坚定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投身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的精神动力和责任意识倍增。
李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工作。“中国历史地理”作为他主讲的历史学本科专业必修课,内容涵盖气候、水系、疆域、政区、城市等多个领域,蕴含着丰富且独特的思政教育元素。在讲授过程中,他高度重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围绕“中国历史地理基础知识的讲授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核心属性,全面、准确地挖掘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了专业培养与思政育人的有效结合。
兢兢业业从教 勤勤恳恳尽职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细致认真,深受学生好评。李嘎承担着历史学本科专业必修课“中国历史地理”、历史地理专业硕士基础课“历史地理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选修课“华北农村社会史研究”等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教学风格。他将课前有教案、授课有课件、课后有互动作为教学工作底线,坚决执行。高度重视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对待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认真准备,有问必答。不论对本科生抑或硕博士研究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这要求课程讲授不能太过零散、碎片,基于此,李嘎高度重视备课环节的工作,认真制作课件。以“中国历史地理”本科课程为例,围绕学科定位、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3大板块8个主题设计教案,授课PPT达1005张,共12万余字,图文并茂、系统完整。以“历史地理学概论”硕士课程为例,围绕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地图绘制实操、分支学科之研究进展、学科未来创新路径4大区块10个主题设计教案,授课PPT800余张,字数15万余字。多年的坚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李嘎的本科课程评教成绩始终在90分以上,在历史文化学院名列前茅。
坐冷板凳 搞真学问
以敬畏之心对待科研工作,恪守学术道德,严守学术底线,坐冷板凳、搞真学问。作为科研为主型教师,李嘎视学术如生命,长期在历史地理学、城市史、环境史、景观史等领域开展工作,近年来依托主持的多项国家级项目,致力于历史时期州县治所城市研究和城市水生态文明史研究。就前者而言,主张“小城市,大问题”,他认为要构建系统完整的“中国城市史”,建立中国城市史学的一般性论述,就务必要考察以州县治所城市为主体的基层城市的情况,希望通过长期深耕,建立基层治所城市研究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就后者而言,李嘎认为“城市水生态文明”关怀的问题本质是城市地带的人水关系,问题核心是探求人类社会对人水和谐共生状态的追求。全面研究先民们解决城市水问题的努力与成效,可以有效扭转中国环境史学中的“历史悲歌论调”,具有重要学术创新价值。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该方向显然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李嘎经过多年攻坚,在上述两个方向取得明显成绩,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千年来中国重大灾害性气候事件与社会应对机制研究》子课题“典型个案与典型时段全过程重建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民国时期山西治所城市研究(1368—193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环境史视野下华北区的洪水灾害与城市水环境研究(1368-1949)》等国家级项目5项,在《考古》《清华大学学报》《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史林》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旱域水潦:水患语境下山陕黄土高原城市环境史研究(1368—1979年)》(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等3部,在国内历史地理与城市环境史学界产生较大影响。因科研工作优秀表现,2019年入选“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先后获山西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百部(篇)工程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因材施教培育桃李 岁月无声下自成蹊
李嘎高度重视学生培养工作,及时总结符合本科、硕士、博士不同阶段实际情况的培养经验,形成了系统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法。本科阶段以接受知识为主,可从大二开始可适当开展一些科研实践,基于他们尚未进入学术门庭之实际,主要是围绕导师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手把手地予以指导,将重点置于学术规范、史料搜集与解读、思路梳理、准确表述等方面。截至目前,李嘎已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其中《明清时期山西城市井泉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省级)、《城址与自然:今山西城市城址的存续时间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均与他主持的科研项目有紧密关联。硕士、博士阶段以学术创新为目标,首先,要有恒心和毅力,应淡泊名利、力戒浮躁。其次,要处理好博通与专精的关系,系统精深的专业基础十分重要。再次,在具体的论文创作中,要处理好“文”与“质”的关系,既要具备扎实、严谨的史实考证功夫(即“质”),也要拓宽学术视野,要有超越个案凝练宏观概念的能力(即“文”),一篇优秀的学术文章要做到文质兼备,“文质彬彬,方为佳作”。不论本科生、硕士或硕博士生的习作,李嘎能够做到细致、深入的详细批改,深受学生好评。他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师门组会,围绕学术研究展开深入讨论,有效提高了硕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截至目前,李嘎已指导本科生22名,多名本科生进入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学位;已指导硕士生18人、博士生2人,其中1名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目标正在参评省级优秀论文,2名硕士生获山西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真诚热情服务师生 发挥专长回报社会
李嘎以真诚、热情的态度对待师生、服务社会。对于学生的问题求助,有求必应,耐心解答。作为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社会史研究》集刊编辑部副主任,协助主编和编辑部主任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约稿、收稿、稿件初审、集刊资助申请、联系作者、样刊寄送、公众号运营等工作,为集刊进入CSSCI阵营、扩大学术影响力发挥了较大作用。作为我校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联系人,他认真履行职责,热情服务,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认真完成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下达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山西省区划地名专家,李嘎发挥研究专长,在服务区划地名事业方面尽己所能,参与编纂《山西省地名志》,为山西省民政厅与山西卫视合办的“人说山西好地名”节目投入较大精力提供专业服务,受到对方好评。
“从教先学做人,立学首须立身”“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治学”,身处伟大的新时代,李嘎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原则底线,恪守师德,关心学生,热心从教,笃实创新,服务社会,努力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责编 | 蓝 匀
二审 | 范艳华
三审 | 张 捷